如果不是前些年的《小河淌水》,很少人关注到龚琳娜的寻根之路。
在国家一级演奏员、龚锣新艺术乐团团长聂云雷的印象中,龚琳娜每年都会拿出时间,去全国各地采风,向当地的文化传承人学习,挖掘当地的民歌特色。
(相关资料图)
近日,龚琳娜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举办“行走的声音”音乐会,改编了各地民歌和《诗经》诗篇,呈现出了中国民歌地图。
“民歌来源于生活,就是生活里的点点滴滴,我们要做的,就是把这些源于生活的民歌搬上舞台。那么要让现代的观众能够喜欢,就需要二度创作,把接地气的民歌用现代音乐的编排方式和演唱方式融合起来。”聂云雷说道。
龚琳娜在琴台音乐厅演出。图/九派新闻记者 余兆晨
在演唱前,龚琳娜都会花上一些时间去讲述该地民歌的故事,甚至教学观众一些民歌的演唱技巧。
她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民歌与生活的交融。她去福建,当地人教她唱了一段“丢丢铜”,表达的是店家晨起开门迎客时的喜悦。
冬天时分,她去了一趟陕北,当地人聚在屋子里吹拉弹唱,《走西口》的曲调一出,男女老少都跟着落泪。
登上《乘风2023》的舞台后,龚琳娜被更多的人喜欢,来现场的观众也越来越多,“或许大家是出于对我的好奇来到现场,但演出说不定能给他们播下喜欢民乐的种子。”
观众人群中,年轻人占据大多数。琴台音乐厅的工作人员表示,龚琳娜的每次演出都卖得很好,“1000多张票很快就卖了”。一名00后的现场歌迷告诉九派新闻记者,他因为龚琳娜而选择学习声乐,在今年湖南高考卷作文里,他还写下了龚琳娜的故事。“今年的题目是‘好故事有好能量’,老龚就是在用音乐去讲述中国的山海故事。”
在舞台上,龚琳娜向观众讲述了做新国风音乐的初衷:
“民歌是非常丰富多元,而且很有趣的,只是现在我们的教学把它都变成一种味道。再加上大家不再去采风,没有了生活,就失去了民歌的那种趣味性。所以我们的观众在流逝,我认为如果有更多的人会把不同的民歌唱出来,是一定会被老百姓喜欢的。”
对话龚琳娜:
龚琳娜接受九派新闻专访。图/九派新闻记者 余兆晨
【1】用声音带人们在全国各地行走
九派新闻:为什么有做中国声音地图的想法?
龚琳娜:因为我从小爱唱民歌,我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的也是民族唱法,但我一直都找不到我的根在哪里。我想,音乐不应该只建立在学校的学习上,所以我去全国各地采风,发现了很多好听的民歌、各种不同的声乐技巧,还有那种很有滋味的生活方式。
所以,我想在舞台上,带大家在全国各地行走,用声音感受民乐和生活的魅力。
九派新闻:发现您这次来武汉,新增了一首湖北天门民歌《幸福歌》。
龚琳娜:对,很高兴和蒋桂英老师学习了这首《幸福歌》,这首歌也是蒋桂英老师的代表作。湖北不光只有《龙船调》,还有很多好听的民歌。
九派新闻:能否分享在采风的过程中,印象深刻的故事?
龚琳娜:比如《走西口》,我去陕北府谷采风,是山陕交接的地方。那是冬天一月份,特别冷,当时男女老少都聚在一个屋子里,有人拉二胡,有人打扬琴,两个女生在唱《走西口》,其中一名女生扮男生,唱二人台的《走西口》。他们一唱,全屋的人都在流泪。
在那样的地方生活特别苦,男人不得不走西口外出去赚钱,而女人一盼,可能一年都见不着面。不像现在用手机,那个时候完全没有联系的方式,你都不知道你爱的人是死是活。在那种场景,我知道了《走西口》要唱的是像黄土高坡上的那种干渴,才叫吼秦腔。有的声音要从心里吼出来,它才会像刀一样刮在人的心里,这个是我采风后才体会到该怎么唱好《走西口》。
九派新闻:您曾提到,民歌就是生活,在这次音乐会上,许多民歌都跟生活有渊源,您还演唱了《诗经》。
龚琳娜:是的,一开始我想唱的太多了。后来我感觉有点太长,因为这个音乐会也是蛮难的,歌词非常多,然后唱的方法非常多,风格非常多变,基本要在两三分钟之内,就要换下一个地方的风味,对我还是很有挑战的。
但是我很高兴今天还能有这么多的年轻人喜欢民歌,我看到很多年轻的观众来,包括舞台上跟我一起唱的琴台音乐厅的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。我相信这次演出后,他们会更爱《诗经》,爱民歌。
九派新闻: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听民歌了,那如何把民歌转换成城市年轻人愿意接受的舞台艺术?
龚琳娜:我们不光有流行音乐的方式,我们也有自己的方式。比如《梦想号子》,这是一首很有精气神的作品,我们还有梦想,我们还是可以为我们的梦想呐喊。包括最后一首歌,《诗经》里的《无衣》,这是中国史上第一首战歌,全场一起唱,你会突然觉得,有一种无形的生命力量。
在这些民歌中,我觉得一定要唱《诗经》。因为《诗经》是民歌的根源,是最早的民歌,所以我希望把这些歌也放到这个舞台上,而不仅仅是当下的民歌。
九派新闻:每次来武汉,您都会找当地的乐团合作,这是不是您在进行融合的一种方式?
龚琳娜:对,这次我们和童声合唱团合作,也是希望把这些种子撒在当地的孩子们的心里。
九派新闻:每次演出都有教观众唱民歌的环节,为什么?
龚琳娜:因为有些东西离观众太远了。比如崇明山歌《潮水娘娘》唱的是上海崇明方言,肯定很少人懂,但是如果你告诉他,你也让他体会,他就会马上进入这个意境。每个地方的民歌就像小吃一样,有的人不爱吃辣,但是如果他经常吃,就能品尝出那个辣的味道。所以我们要打开心扉,我只是桥梁。
【2】上浪姐后,很多年轻人来听我的音乐会
九派新闻:为什么会去《乘风破浪2023》?
龚琳娜:因为我妈妈喜欢这个节目,没想到这个节目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,让我也打开了很多,也尝试了很多的音乐风格,认识了很多美好的姐姐。
九派新闻:有哪些收获?
龚琳娜:比如,这个节目带来了很多年轻人来音乐厅听我的音乐会。好多人原来会觉得民歌和我们很远,《诗经》为什么要去唱,但是大家可能是出于对我的好奇来到现场,演出后,说不定就会给他们播下种子,喜欢中国音乐、喜欢民歌的种子。
九派新闻:上《乘风》前有没有做了一些准备?在这次浪姐舞台上,有哪些事情是首次尝试?
龚琳娜:首次尝试唱跳是肯定的,比如说刚播出的节目,几乎从头到尾都在跳。我的妈呀,跳完这个,我要疯了。每天跳6个小时,一直都在流汗,边唱边跳还要不喘气。现在,我可以解锁唱跳这个技能了。
九派新闻:有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吗?
龚琳娜:就是跳不好的时候。最重要不是我跳不好,是一个团队要整齐。一个团队的合作,需要大家互相的关怀,才会一起努力,节目才会好看。不是一个人就行的,所以要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,共同努力。
九派新闻:在浪姐里,和不同的国家的姐姐合作,如何做到融合?在这个过程中,怎么保留自己的特色?
龚琳娜:我觉得这个舞台还是很自由的,是没有台本的,每个人都选自己喜欢的歌,选自己喜欢的团队,所以我很有幸在Ella队,她是非常好的队长,我们这一队很和谐,让我觉得有了很多的收获,这是我来之前没有想到的。
九派新闻:现在你是如何看待“神曲教母”的标签?你是否会在意别人一直用“神曲教母”去形容你?
龚琳娜:我不在乎,观众喜欢叫什么都可以,他们叫我老龚也可以。我只希望把每一首歌的精气神唱出来。
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实习记者 王如心
【爆料】请联系记者微信:linghaojizhe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标签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