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观焦点:“三农”谱新篇,奠定现代化坚实基础
时间:2024-10-10 15:01:06来源:新华日报

【数据】400倍的飞跃

七十五载春华秋实,江苏农林牧渔业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。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22.6亿元起步;到1978年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,达到105.9亿元;再到1994年以破竹之势迈上千亿级新台阶;此后连续在2002年、2007年、2010年、2011年、2013年、2016年及2021年跨越7个千亿元大关;至2023年,总产值已升至8935.5亿元,相较75年前实现了395.6倍的惊人飞跃。


(资料图片)
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高达3797.7万吨,创历史新高,稳居全国第八,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4.1倍,年均增速达2.2%。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,更成为江苏农业现代化的亮丽风景线。从1949年的4.5万千瓦,到2023年的5360万千瓦,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飞跃见证了江苏农业从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到“机种机收”的华丽转身。
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75年来,江苏乡村的教育、医疗等社会事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,2023年,江苏均每个乡镇拥有7家幼儿园或托儿所、4所小学,以及22家医疗卫生机构、321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、285名卫生技术人员。

【解读】从“大省”迈向“强省”

江苏大地,沃野千里。新中国成立75年来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农业产业提档升级,农村面貌焕然一新,农民生活明显改善,江苏由“农业大省”迈向“农业强省”的步伐不断加快。

“江苏过去75年间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,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增长上,更体现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上。自1949年以来,江苏省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2.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935.5亿元,这一飞跃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,也体现了农业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进步。”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耿献辉表示。

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,是江苏加速迈向农业强省的关键所在。75年来,全省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持续提升,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。“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,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,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。”耿献辉分析,2023年江苏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.2%,比全国均水高10个百分点以上,农业机械化作业已经成为江苏节约人力资源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。

农为民之本,民为国之根。75年来,江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持续提升,农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,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从弱到强、从粗到精的转变,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更坚实的民生保障。

“江苏在过去75年间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,这些成就为江苏未来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”耿献辉说。

【故事】红色村庄,诗意田园

晨光洒在瓜蒌层层叠叠的叶片上,瓜架下,藤蔓吊着的瓜蒌挤挤挨挨,或青或黄。王勇知道,再过一个月,30多亩瓜蒌将进入采摘期。记者捡起一只早熟落地的瓜蒌,打开掏籽,捏一颗放入嘴里,籽粒饱满,口感很香,但还不够脆。

“晒干后再嗑,又香又脆。瓜蒌籽能食,皮和根都可入药。”国庆节前一天上午,跟随着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明朗村党总支书记王勇,记者走进这片瓜蒌种植园。明朗村种植瓜蒌历史悠久,这些年,村集体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壮大,建立基地、注册商标,小小瓜蒌每年为村里带来收益25万元左右。

明朗村,是盐城市128个烈士命名村之一,是为了纪念1945年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的夏明朗烈士。年来,明朗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从过去的贫困村,蝶变成今天的明星村。

“硬件提升,环境变美,村民富裕,但更重要的变化是人,人有精气神,干群更团结,邻里更和谐。”王勇说,明朗村由过去的明朗、贾杨、西杨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。2000年,三村合并时各有一本账,合村不合心,一度连支部书记都选不出来。“2019年,明朗村还是省经济薄弱村、党组织软弱涣散村,村干部意识到只有一心一意谋发展,带着群众致富,干群才能同心合力。”2000年底,身为退役士兵的王勇接手刚刚脱贫的明朗村,挑起村党总支书记的重任,打开了明朗村发展的新一页。

“从2010年起,区镇两级对村里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已远超1000万元。”郭猛镇公路站站长杨建中介绍,明朗村交通便利,村东是S229省道,村里曾经的砖头路也变成了6米宽的水泥路。

从S229省道入村,穿过东干渠上的幸福桥,便是土货集市。“农村兴赶集,过去集市设在路边,不安全,村里把这片废堤整出来,改成土货集市。每月1日、11日、21日,镇村和周边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都会汇聚在这里。”在郭猛镇旅游办主任王纵超看来,这个集,集聚的就是乡村生活的“火气”。

村部向西,晒场上铺满黄豆秸秆,豆荚在阳光下传出噼啪迸裂的声响。“明天是国庆节,回来的轿车会停满晒场。”村民刘学红说。明朗村4000人,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占35%。

沿着宽阔的水泥路向前,便是一户户“最美庭院”,楼房门前屋后的一畦畦菜地最养眼:低矮的竹篱笆,刚冒出芽的萝卜葱蒜,还有不知名的花草。看到郭猛镇农业中心主任郭大林,树荫下摘菜的老人主动打招呼。

走进一户农家,厕所不再是过去布帘一拉的旱厕,而是装上了门,安上了坐便器。郭大林说,300户改厕,每户费用3000元,全由政府兜底,有的厕所还“进院入户”,和城里人家没有两样。

上午9点,吃午饭尚早,但村里的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已聚满了老人,打牌下棋,看电视聊家常,其乐融融。侍荣宝老人介绍,每天有三四十人过来吃饭,两荤两素一汤,个人掏3元,政府补助7元。助餐只是这个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之一,在这里,孤寡老人、留守老人、残疾人都能得到很好的安置与照护。“我们帮助大家做康复训练,排练节目,同时开展辅助就业,12名残疾人经过培训,每天过来做些手工活,不仅训练了手的功能,每月还能增收几百元。”明朗村残疾人之家就业培训小组组长刘玉婷说。

走进村部一楼服务大厅,圆形沙发引起记者的注意。“考虑到群众过来办事,尽可能让他们坐得舒服,而且围坐在沙发上距离交流,更亲切。”为减少干群间的疏离感,村委会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大厅办公,王勇指着最东侧的工位说:“那就是我的办公桌。”

“2021年,盐城市委组织部挂钩明朗村,和我们一起帮助该村制定‘小投入、微改造’的发展思路。”郭猛镇党委书记李一松介绍。去年,明朗村集体收入66.52万元,今年计划超80万元,明年目标100万元……如今的明朗村已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、省特色田园乡村。接下来,明朗村将整合现有的资源,以土货集市和亲子垂钓休闲区、农业风光打卡区、红色民俗体验区、乡村民宿服务区为节点,打造村景互联的“一集四区”,形成文旅联动发展的新格局。

标签:

生活指南
  • “以旧换新”激活消费市场“一池春水” 各地卖场人气足、销售旺 天天热议

    央视网消息:这个假期,除了出去旅游,购物也是不少人的选择,各地

  • 杭州三元“公交船”成游客心头好 解锁“City Boat”新玩法 世界时快讯

    中新网杭州10月5日电(林波)仅需三元就可以获得40分钟左右的游船体验

  • 当前快报:“双减”、课间十分钟……教育部回应热点话题

   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(记者 袁秀月)高校专业调整、双减、课间十分钟

  • 2024澳中博览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圆满闭幕 全球热闻

    为期3天的2024澳中博览会于9月2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圆满落幕。据主

  • 当前速读:iQOO Z9 Turbo+正式发布:性能真旗舰 续航超旗舰

    9月24日,iQOO Z9系列迎来了超大杯——iQOO Z9 Turbo+。新机除了

  • 何立峰会见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 天天头条

   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20日

  • 向好势头持续 外贸新优势积聚

    9月10日,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8个月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

  • 天天热文:中美商贸工作组举行第二次副部长级会议

    9月7日,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

  • 黄河源头“天上玛多”绿色有机畜产品推介会亮相江苏宝应_焦点速看

    中新网西宁9月3日电 (记者 孙睿)记者3日从青海省玛多县委宣传部获

  • 环球看热讯:邓州市杏山区:多举措助力企业发展

    眼下,邓州市杏山区利用政务大厅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,聚焦高效办成一件

  • 免签“回头客”来了!“中国行”持续“圈粉”外国旅客_天天观点

    今年以来,入境游持续恢复和增长,随着144小时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

  • 环球通讯!海外网评:将有更多外资企业赢在中国

    放宽共赢一视同仁……近日,中国商务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,将

  • 变相加价、哄着拔好牙……种牙市场乱象该整治了|天天热点

    种牙市场乱象该整治了随着集采的大力推进,种植牙价格大幅降低。然

  • 当前热议!昭通早熟苹果产销两旺 深受客商和消费者喜爱

    时下,正是昭通早熟苹果上市的季节。在昭阳区重点打造的10万亩高标

  • 西峡农商银行:“三驾齐驱”跑出普惠信贷加速度_环球热讯

    保量、稳价、优结构是普惠信贷工作三大目标,近年来,河南西峡农商银行

  • 西峡农商银行增信赋能“硬举措”优化营商“软环境”

    近年来,河南西峡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、防控金融风险、深化金

  • 民生
    • 中国将开展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 当前消息

    • 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是多久?月亮绕地球公转方向是什么?

    • 天天实时:韩国男性化妆品消费火爆,韩媒分析背后原因

    • 泰国驻华大使:期待更多中国新能源车企赴泰投资